關于《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全面推進全域旅游建設議案的決議》執行情況的報告(摘要)
淮安市人民政府
去年以來,市政府認真落實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全面推進全域旅游建設議案”的決議精神,著力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域旅游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現將決議執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決議執行情況
(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9年,預計全市接待境內外游客366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13.8%。金湖縣創成首批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市國家4A級以上景區達17家,省級旅游度假區2家,省級工業旅游區2家,省鄉村旅游區52家,旅游星級飯店27家,省休閑度假飯店4家。
(二)重點項目進展明顯。千年淮鹽工業旅游納入省重大項目,華強方特、堯文化體驗區等4個項目入圍2019年省重點旅游項目。金湖堯文化體驗區建成運營,水上森林景區日趨成熟。華強方特復興之路3個項目全面開建,演藝中心、探索之路主體結構封頂。白馬湖旅游度假區“南葵北菊”對外開放。
(三)旅游業態更為豐富。白馬湖生態旅游景區通過國家4A級景區景觀價值評定,洪澤區龜山村入圍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金湖縣白馬湖村、盱眙縣新華村獲評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金湖縣塔集黃莊特色田園鄉村知青館建成開放。
(四)公共服務日趨完善。建成通達景區干線公路近200公里、連接公路超100公里,高鐵站客運樞紐主體建成,汽車總站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開通城市旅游公交專線8條、景區直通車線路4條。新改建旅游廁所81座。
(五)富民效應更加明顯。舉辦洪澤四方四鎮鄉村旅游節、金湖鄉村旅游嘉年華等節慶活動,淮安區與華東地區300多家旅行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周恩來故里紅色旅游引流效應初步顯現。
二、主要工作舉措
(一)堅持統籌推進。成立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全域旅游列入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體系。市人大組織相關部門和各縣區,開展旅游景區運營發展專題調研。市政協召開主席視察會議,幫辦推進旅游項目建設。各縣區成立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市有關部門齊心協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二)堅持機制創新。市西游集團、白馬湖公司等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市水利控股、交通控股、國聯集團等國有平臺直接參與旅游項目建設。盱眙文旅集團、清江浦文旅集團、金湖堯鄉文旅集團掛牌成立。蔣壩PPP國家示范項目加速推進。民間資本在鄉村旅游類項目中占比超60%。
(三)堅持質態提升。激發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景區等市場主體活力,實施旅游旗艦項目打造工程,新建、續建旅游項目65個。
(四)堅持共建共享。在北京、上海、濟南等淮安高鐵通達城市舉辦多場旅游推介會,成立淮河生態經濟帶文化旅游聯盟。 組織開展“跟著央視秋晚游淮安”等系列活動,首批游客超5000人。持續推進景區“廁所革命”、停車場建設,規范標識標牌,提升公共服務。
三、下階段工作思路
隨著高鐵的開通,淮安旅游可達性大大增強,游客需求由一般性需求向高質量需求轉變。2020年,我市將立足高質量發展要求和“生態文旅水城”定位,加速構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資源體系、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努力打造獨具魅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一是凝聚全域發展合力。二是打造地域特色產品。三是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四是補齊公共服務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