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作為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打造水上巴士項目,構建水上公交體系,必將給淮安古老的水系重新注入靈氣,讓“運河之都”更加熠熠生輝。
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謀劃布局。高水平、高質量地做好頂層設計,圍繞“四河八岸”建設總體框架,將構建水上公交體系納入“十四五”城市總體規劃,進一步優化交通發展專項規劃。
做好先行先試,打造精品項目。試點開通里運河水上巴士一號線,即周恩來童年讀書處—淮安區人民橋的里運河航線,串聯20余處景點,使之成為展示淮安城市新形象的亮麗名片。
聚焦淮安特色,做好設施配套。重點加強水上巴士與有軌電車、普通公交車以及城市內環高架的有機銜接,實現“零換乘”。加快沿岸景觀的規劃和建設,完善重點景區、居民區碼頭站點布設,方便市民和游客乘坐。
注重制度建設,促進規范管理。嚴格準入,對船型、企業資質、從業人員等,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并構建動態化的檢查機制。注重安全,由海事部門牽頭,制定詳細的關于船只、航道、碼頭、乘客的安全細則,并形成定期巡查機制。科學運行,引進專業化的公司和團隊加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