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由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令第711號)(以下簡稱“《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0號)規定編制,數據統計時限為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聯系(地址:淮安市迎賓大道8號,郵編:223005,電話:0517-83166232 ,電子郵箱:hakfqzwgkb@163.com,工作時間:夏季09:00-12:00、14:00-17:30;冬季:09:00-12:00、13:30-17:30)。
—、總體情況
2019年,開發區緊緊圍繞上級部門各項工作部署,認真貫徹落實政務公開與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工作各項要求,注重補短板、強弱項、創特色、塑亮點,統籌開展各項工作,全力推動全區政務公開工作實現新的提升。
(一)新《條例》宣傳教育培訓。開發區圍繞《條例》開展了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全區各部門、單位組織人員召開專題培訓會,專門學習《條例》等相關文件精神和內容;采取園區、街辦和社區三級聯動和“線上+線下”集中發布的方式,通過機關大屏、政務中心宣傳欄、社區LED屏、微博微信等多種載體,多維度、立體式開展宣傳活動,擴大了基層知曉率和政務公開影響力。
(二)主動信息公開。在開發區門戶網站發布各類信息共4300余條,其中政務公開類信息2300余條,同比增長約15%;處理回復網站“政民互動”各類信息42條,反饋率為100%。全年共公開各類區級文件72個,對沒有公開的文件一一作出說明;共制作發布政策解讀類材料24篇,其中解讀材料9篇,解讀產品14篇,媒體評論文章1篇。
(三)依申請公開。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回復工作流程再造,建立依申請公開回復“部門為主、屬地參與、律師把關、政務公開辦牽頭統籌”的聯動工作機制,全年區政務公開辦共受理和回復各類申請14例,同比2018年下降44%,首次實現信息公開行政訴訟和復議均為0件次。
(四)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開發區政務公開形式進一步標準化和規范化。各類規章制度日趨成熟和完善,單位的領導分工,機構職能等信息做到公開透明;全區已建立結構化的政務公開工作隊伍,各單位配備政務公開分管領導1名和AB崗聯絡員2名。創新“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新模式,在基層社區探索開發便民App,率先推出社區服務“網上受理、網上公示”平臺,優化了辦事流程,節約了辦事時間,受到了群眾好評。
(五)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機制,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內容保障,注重常態管理,嚴格用網規范,全面開展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整頓工作,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較前實現明顯提升。進一步規范和優化門戶網站欄目設置,更新公開目錄和信息分類,及時消除各類問題,同步增強網站信息發布、回應關切、政民互動等功能。多次組織開展全區政務新媒體自查自糾活動,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F已在省專用平臺登記注冊34個,其中已關停29個,運營中5個。
(六)政府信息公開監督保障。全年共進行4次區級季度考核,其中包含2次半年度考核,考核范圍包含11個重點職能部門、5個園區和4個街道辦事處,考核結果納入區級考核評議并通報。積極配合市級政務公開主管部門做好相關信息的公開和宣傳發布工作;配合市級信息平臺管理單位做好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的整改工作,對信息更新不及時、互動回應慢和專用表述性錯誤的情況做出及時整改和責任追究。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制作數量 | 本年新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規章 | 0 | 0 | 0 |
規范性文件 | 2 | 2 | 93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192 | -16 | 564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143 | 0 | 546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1527 | +53 | 2180 |
行政強制 | 73 | +18 | 508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32 | -1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142 | 16110萬元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22 | 0 | 0 | 0 | 0 | 0 | 122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03 | 0 | 0 | 0 | 0 | 0 | 103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 形,不計其他情形) | 6 | 0 | 0 | 0 | 0 | 0 | 6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2 | 0 | 0 | 0 | 0 | 0 | 2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9 | 0 | 0 | 0 | 0 | 0 | 9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七)總計 | 121 | 0 | 0 | 0 | 0 | 0 | 121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1 | 0 | 0 | 0 | 0 | 0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主要問題
盡管圍繞做好政務公開和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開發區有所行動和成效,但政務公開工作還存在如下問題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區政務公開和信息平臺建設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亟待加以改進:
一是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與預期存在差距。群眾關心關切土地征收、房屋征收、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特別是關系民生的信息公開力度還顯不足,群眾“獲得感”還不高。
二是文件和政策解讀頻次偏低,質量有待提高。未能做到應解讀盡解讀,政策解讀形式單一,多為文字解讀,缺乏圖文或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解讀方式,部分解讀材料與原文件未能嚴格做到“三同步”。
三是政民互動類活動較少,群眾參與度低。因開發區特殊的經濟平臺定位,全年新聞發布會和各類開放等活動投入不足,群眾參與度較低,政民互動較少,形式還缺乏多樣性。
(二)改進情況
政務公開是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制度安排,通過整改問題和優化機制,各項工作自上而下推進力度持續加大。
一是做好查漏補缺。要按照“應公開盡公開”工作要求,對照全年工作要點認真開展工作回頭看,梳理問題不足,細化整改方案,逐項整改落實,政務公開主管部門把全區各單位問題整改情況作為全年考核的重要評分依據。
二是創新亮點培植。在進一步豐富政策解讀質量的同時,對照本部門、本單位實際,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熱點領域,認真開展創新案例培植工作,該項工作納入全年獨立考核。
三是加強政民互動。通過新聞發布會、開發日等活動邀請群眾代表參加,提高政民互動的頻次和群眾參與度,加大基層政務公開的宣傳力度。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