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推動全民健身事業專題 資訊中心
里運河風光帶“廉政長廊”健身步道、古淮河健身騎行道健身步道被評為全省最美跑步線路;經開區毛渡村火車南站體育公園被評為江蘇省最美鄉村健身公園;近15萬人參與39個項目的比拼,淮安獲得最佳組織獎……第二屆江蘇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日前閉幕,淮安載譽而歸,折射出全市體育事業全領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成果,也是近年來我市著力完善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體育綜合實力、推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跨越發展的有力詮釋。
全民健身計劃深入實施。廣泛開展萬人自行車騎行等特色品牌活動,每年舉辦賽事活動近1000次,近200萬人次參與。培養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1.9萬名,在全市3489個晨、晚練點開展志愿服務。建成11個省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打造集體質健康測試、運動能力評估、科學健身指導等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已免費服務基層群眾20余萬人次。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堅持以體育惠民為發展理念,以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為重點,將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區域新一輪發展規劃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公共體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6個縣區建成“2館1場1中心”,即3000個座席的體育館、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游泳館或標準室內游泳池、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建成170個體育公園、78片社會足球場地、600公里健身步道,鄉鎮街道文體廣場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
競技體育實力明顯增強。我市創建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3家、省級單項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7家。第十九屆省運會綜合成績位列第五名,包攬青少年體育工作優秀組織獎、輸送獎、貢獻獎、競技體育未來之星獎、聯辦省優秀運動隊特別獎五大重量級獎項。培養輸送的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1個、奧運會亞軍1個、亞運會冠軍2個、全運會冠軍4個,二青會獲得金牌16枚。2020東京奧運會上,我市培養輸送的花樣游泳運動員梁馨枰獲得集體項目銀牌,柔道運動員徐仕妍獲第五名。
體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笆濉逼陂g,我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581.36億元,建成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1家、省級體育產業基地4家,共創草坪成為全市首家上交板民營主板上市體育類企業。近五年來,體彩銷售總額為41.486億元。承辦舉辦國際、國家高水平體育賽事40余項次,打造了淮安體育發展和城市建設新名片。
體教融合效能不斷顯現。在“抓普及、促提高”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創建439所體教融合布局學校,135所中小學上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省級以上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數量達28家,省級以上體育傳統學校達25所。近年來,累計開展45個大項145項次4400場次體教融合賽事,惠及全市5萬余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