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之際,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和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連續兩天分別宣傳了我市農村養老服務、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成效。自2020年2月入圍民政部、財政部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以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重要指示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求,深化試點改革優秀地區成果,聚焦城鄉養老服務供給不足、質量較低、弱勢群體關注不夠等短板,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完善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為“十四五”時期養老服務注入活力。
居家照顧帶來新變化。我市關注特困供養、留守、失能等困難老年群體,建立完善政府購買上門服務、留守老年人巡訪、四方關愛照顧等服務機制,著力加強特殊困難居家養老老年人生活保障,實現2.8萬名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100%。先后引進培育禾康、銀杏樹、公益社工等為老服務企業和組織,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急、助醫等服務146萬余次,鼓勵12家有能力的養老機構參與周邊老年人上門服務,平均年服務人數超過5000人次。探索建立養老機構開展“家庭照護床位”建設運營補貼機制,簽約服務183名失能老年人。連續兩年開展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為4000余戶老年人家庭配置生活輔具,處理地面高差,安裝監控設施,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便利性和安全性。
社區養老有了新生活。我市創新實踐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用房“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做法。自去年起,參與審核新建住宅區規劃方案超135個,規劃養老服務用房面積惠及6萬余戶家庭,盱眙縣完成首批4個小區1595平方米養老服務用房產權交付,在淮陰區三樹鎮聯盟村、洪澤區朱壩街道曹莊村等16個交付使用的農房改善小區打造一批環境整潔、設施齊全、服務優良的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新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80%以上交由第三方運營,不定期開展插花、剪紙、畫卷繪制、美食制作等主題活動,并與基層醫療衛生中心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定時巡診、上門診療等方式提供醫療服務,極大豐富了老年人社區養老生活,完善“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住養環境得到新提升。我市在農村養老機構“三有三能六達標”基礎上開展農村養老服務雙提升雙改造行動,建設失能(失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和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助推鄉村振興發展,農村養老機構從單一硬件設施提升向安全規范、功能設施、適老化改造、醫養照護、服務內容等綜合方向提升。今年全市投入超2000萬元提升改造15家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漣水縣投入1000余萬元在朱碼、黃營重新規劃建設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重點改善農村機構失能照護能力,增加護理型床位220張。隨著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升,農村養老機構服務環境從“老破小”向“新潔亮”轉型,城鄉養老服務差距不斷縮小,我市60%的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中心具備了對外開放、吸引社會老年人入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