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12345便民熱線專題 成效展示
3月15日,經維修隊搶修,市民徐國棟家墻體滲水問題得到根治。徐國棟對此深有感觸:“還是撥打‘12345’管用,之前找物業,嘴皮都快磨破了。”
徐國棟所說“12345”,是指淮安市政府便民熱線。緣何管用?市政府12345便民熱線中心主任杭貳給出答案:2020年起,中心主管部門——市行政審批局依托熱線平臺,探索五級督辦機制,至今已辦理群眾“急難愁盼”訴求2萬多件,辦結率、滿意率分別達99.67%、96.57%。在全國338家政務熱線評比中,淮安“12345”榮獲2020年“卓越管理創新獎”和“全國最佳服務案例獎”。
“分診”,“一單”到底。中心將群眾訴求形成“訴求工單”,交辦給市直部門、縣(區)或直達鄉鎮。“就像醫院對癥分診。”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吳蘇說,中心根據辦理結果回訪訴求人:不滿意的形成“不滿意工單”,二次交辦仍不滿意的由中心督辦。“難怪有力度。”市民何麗說,去年小孩辦轉學手續,學校推三推四,多虧“12345”督辦。
“復診”,“一馬”當先。“中心督辦一旦受阻,市行政審批局立即上陣。”杭貳說,2020年7月,市民來電稱家門口道路破損嚴重,此事被交辦給3個相關部門后,出現扯皮現象。市行政審批局現場會辦,拿方案,分任務,責任單位重修了道路。
“出診”,“一著”不讓。會辦遇到“硬骨頭”,政府督查就成了五級督辦中的一把利劍。2020年2月,市民來電稱其居住的是淮安生態文旅區的拆遷安置小區,地處淮安區境內,保潔缺位。市行政審批局會辦無果,市政府督查室現場督辦促成共識——該小區由淮安區代管,保潔有了著落。
“會診”,“一體”同心。群眾的訴求,有的牽涉到多個部門,解決難度大。今年1月,人民北路過街電線斷裂,市民來電急盼處置,可接到工單的5家單位均表示與己無關。中心隨后將類似訴求加以梳理,提交給市政府聯席會議督辦,群眾訴求逐一得到圓滿解決。
“終診”,“一錘”定音。聯席會議辦不了的,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通報督辦。2020年3月,市民來電反映,小區每天凌晨清運垃圾,噪聲擾民。此事交辦后收到反饋:小區管理權屬有爭議,涉及兩個縣區。經市政府常務會議通報后,相關縣區立即進行協調,明確了小區的管理權屬。
2020年4月,淮安市市長陳之常還率先走進中心接聽群眾來電,解決群眾訴求。市政府辦公室此后專門出臺文件明確,市、縣(區)政府和市直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走進中心“訴接速辦”,并將其納入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目標和營商環境考核,成為淮安又一創新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