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由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令第711號)(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編制。報告所列統計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號,郵編:223001,電話:0517-83605210,電子郵箱:hazwgkc@163.com)。
一、總體情況
2021年,我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深入貫徹落實《條例》及國家、省關于政務公開有關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民生項目建設、“六穩”“六?!钡戎行墓ぷ?,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在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管理等方面持續發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主動公開情況。2021年,市政府網站主動公開各類政府信息8896條,發布《淮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中心城市建設項目投資計劃》《關于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47件。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傳播渠道,圍繞2021年出臺的市級政策文件進行了多層次、立體式的全面解讀。全年召開新聞發布會18場,同步在市政府網站進行文字直播,共22家部門單位參與發布,參與范圍更加廣泛。媒體刊發(轉發)新聞發布會稿件6000余篇,尤其是優化營商環境、中心城市建設等新聞發布會備受社會關注,多家知名媒體網絡刊載轉載。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認真貫徹落實新《條例》《江蘇省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復規范》《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等法規和文件精神,不斷優化依申請辦理的規范化流程,完善依申請辦理協調會商機制、法律顧問審查機制。2021年,全市共受理依申請公開1230件,結轉上年依申請公開20件,其中予以公開532件,部分公開93件,不予公開37件,無法提供423件,不予處理40件,其他處理94件,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31件。全年發生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案件85件,其中,結果維持12件、結果糾正25件、其他結果42件、尚未審結6件;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案件53件,其中,結果維持26件、結果糾正13件、其他結果14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嚴把市政府門戶網站信息發布審核關,每月定期開展信息公開專欄內容保障巡查檢查。做好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統一規范公開工作,對現行有效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部進行梳理并通過市政府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方便公眾查詢使用。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市數據開放網已歸集28個部門、294個數據資源,累計開放近100.16萬余條數據,較好地滿足了企業和群眾的數據公開需求。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情況。加強對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平臺的建設和監管,縣級以上政府網站全部支持第6版互聯網協議。政府信息公開版塊對照國辦、省辦統一要求進一步優化,集中公開各類規劃信息和重點領域信息,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開,欄目更加集約合理,信息檢索功能及獲取方式也更加完善。根據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規范發展要求,繼續對全市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進行清理整合和優化提升,堅決關停注銷了一批用戶關注度低、利用率低、維護水平差、內容質量差的政務新媒體。組織開展淮安市2021年度十佳政務新媒體評選工作,發揮正向激勵和引導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市運維的政務新媒體共計111個(微信公眾號80個,新浪微博16個,移動客戶端5個,抖音5個、頭條4個、微信小程序1個),其中市直部門59個,縣區、鎮街52個,絕對數較上年年末減少22個,精簡比例達16.5%,在省辦四個季度政務新媒體檢查抽查中,我市合格率均為100%,取得了較好的整治效果。
(五)政府信息公開監督保障情況。制定出臺《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淮安市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淮政辦發〔2021〕12號),對重點任務進行細化,壓實工作責任;圍繞貫徹新《條例》、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編制、政務新媒體管理等方面,舉辦了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培訓班,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120余名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參訓;引入專業第三方評估機構,每季度對全市政務新媒體進行檢查測試,每半年對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情況進行測評評估,通報檢查考核情況,對問題較多的縣區和責任單位進行約談,限期整改到位,年末進行社會評議,形成了有效的工作閉環。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 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1 | 0 | 10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17 | 96 | 196 |
第二十條 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1101276 | ||
第二十條 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3344227 | ||
行政強制 | 42671 | ||
第二十條 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111136.33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 益組織 | 法律服 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185 | 24 | 9 | 4 | 3 | 5 | 1230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9 | 1 | 0 | 0 | 0 | 0 | 2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504 | 9 | 8 | 4 | 3 | 4 | 532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92 | 0 | 0 | 0 | 0 | 1 | 93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5 | 0 | 0 | 0 | 0 | 0 | 5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5 | 1 | 0 | 0 | 0 | 0 | 6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8 | 0 | 0 | 0 | 0 | 0 | 8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4 | 0 | 0 | 0 | 0 | 0 | 4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385 | 15 | 1 | 0 | 0 | 0 | 401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8 | 0 | 0 | 0 | 0 | 0 | 18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4 | 0 | 0 | 0 | 0 | 0 | 4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14 | 0 | 0 | 0 | 0 | 0 | 14 | |
2.重復申請 | 21 | 0 | 0 | 0 | 0 | 0 | 21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5 | 0 | 0 | 0 | 0 | 0 | 5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23 | 0 | 0 | 0 | 0 | 0 | 23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7 | 0 | 0 | 0 | 0 | 0 | 7 | ||
3、其他 | 64 | 0 | 0 | 0 | 0 | 0 | 64 | ||
(七)總計 | 1173 | 25 | 9 | 4 | 3 | 5 | 1219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31 | 0 | 0 | 0 | 0 | 0 | 31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12 | 25 | 42 | 6 | 85 | 20 | 13 | 14 | 0 | 47 | 6 | 0 | 0 | 0 | 6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質效有一定提升,但對照上級新要求和公眾新期待,還有一些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基層探索推進辦事服務“快遞式”公開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政策解讀方式有待進一步豐富,政策解讀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政務新媒體的政務服務功能仍需進一步增強等。
下一步,我市將全面貫徹上級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各項要求,加快推進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一是推進政務服務“快遞式”公開,讓辦事群眾事前準備清晰明了、事中進展實時掌握、事后結果及時獲知,進一步提升群眾服務體驗;二是提高政策解讀質量效果,增加“群眾語言”,統籌運用文稿解讀、專家解讀、政策問答、動漫、圖解圖表、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政策解讀,增強解讀回應的針對性;三是繼續推進政務新媒體清理整頓規范專項工作,規范政務新媒體運行,豐富政務新媒體的功能設置,突出民生事項,優化掌上服務,更好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2021年,我市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全年收取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