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2023年度民生實事專題 項目進展
今年以來,淮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民生關切,進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激發基層治理活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盡心盡力做好民生答卷,實實在在托起百姓幸福。
堅持問題導向,以更高水平破解民政發展難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組織黨員干部深入推進“走訪式”“小微式”調研、“三個一線”以及“雙報到、雙服務”等活動,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政策宣傳、民情訪問、答疑解難等工作,與特困、低保、殘疾以及困難老人、困境兒童等群體面對面交流,結合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方式,切實把問題摸透、把癥結找準、把對策提實。累計發放民政政策宣傳資料200余份,收集意見建議20條,推動問題整改4個。依托精準保障、和諧自治、幸福頤養、人人慈善、淮童成長、暖心服務等“六大標桿區”打造,推動建設救在身邊、融合治理、淮因善養、善滿淮城等9大場景,形成“1369”淮陰民政體系,配套出臺《高質量建設淮陰民政“六大標桿區”實施方案》《淮陰區“弱有所扶”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實施方案》《淮陰區關于構建“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動4.5萬民政保障對象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獲得感持續增強。
聚焦民生保障,以更高質量推進民生項目實施。結合民政工作實際,制定《問題清單》,列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力度有待加強、特殊困難群體精準幫扶工作有待細化等問題,對照清單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目標、完成時限。目前,已完成王家營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建成大福村醫養融合、旺梨園社區“紅色管家”、樹興嘉苑幸福小院老年型友好社區等各具特色的示范性互助養老睦鄰點25個,完成智慧養老監管平臺建設并投入項目運營,后續將圍繞實際使用情況不斷優化平臺功能。此外,完善“一事一議”“資金+物資+服務”多元救助、臨時救助與慈善救助聯動、“漸退期”管理等5項機制,推動低保擴圍増效,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區新增低保對象1728人次,與2022年底相比增長3.4%,不斷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堅持以人為本,以更高標準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全面實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保障力工程十大行動,推動打造“精準保障 救在身邊”社會救助品牌。完成淮陰民政智慧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社會救助“一網通辦、一體智管、一屏統覽、一鍵直達”的“四個一”目標。持續推進“淮因善養”養老服務品牌打造,積極探索城鄉互助養老模式,推進養老睦鄰點建設,完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淮陰區農村養老工作10月23日被CCTV農業農村頻道報道宣傳。以“蘇童成長”協同關愛試點區為引領,高水平打造“淮童成長”品牌,建成王家營街道省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打造“問心”心理關愛項目,指導淮陰小學行知農場、劉老莊連紀念園獲評江蘇省“蘇童成長”社會踐習基地示范點。聚力構建美好和諧社區,新建和提升改造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11個。以融入式社區創建為主線,圍繞“一老一小”服務需求,在王家營街道東街社區、高家堰鎮紅星村打造黨建引領“幸福里·朝夕學堂”“鄰里鄰親小院”等黨建特色點位,后期擬通過“五社聯動”“社區合伙人”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運營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集娛樂、休閑、康養等功能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激發社區居民活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