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并開展現場研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全市上下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高水平建設美麗淮安,為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義”厚植綠色底色、生態優勢。市委書記史志軍主持會議。
會議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尹榮堯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淮安”作專題輔導。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將“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列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科學謀劃淮安“十五五”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推動美麗淮安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努力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要加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悟,進一步把準正確政治方向,自覺站在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政治高度,用心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方法路徑,持續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結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對淮安殷切囑托,把堅持“三個千萬不能”作為淮安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抓手,更加高效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美麗淮安建設的實際行動和過硬成果做到“兩個維護”。要加大突出問題整改力度,進一步提升系統治理水平,堅持把抓好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樹牢底線思維,舉一反三排查整治關聯性、衍生性生態環境問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當前要認真配合做好大運河專項督察,分類整治、建章立制、促進長治,確保做到“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特別是要突出抓好生態農業這一引領性工作,統籌做好一地三用、城鄉接合部空間治理等工作,形成更多系統性、制度性成果,走出一條環境質量和環境容量“雙提升”的淮安路徑。
會議指出,要加快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一步厚植良好生態底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十五五”謀劃為契機,按照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要求,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突出項目引培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更好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積極穩妥推進和實現碳達峰,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形成綠色低碳廣泛共識和生產生活方式,使生態綠色這個淮安最大優勢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最亮底色。要加強責任落實體系建設,進一步凝聚齊抓共管合力,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一把手”要堅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市生態辦要強化跟蹤督促、精準指導,市直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落細落實。“十四五”收官在即,要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加強與上位規劃的銜接,為美麗淮安建設提供更多支撐。
學習會前,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深入國聯第一污水處理廠、淮鋼焦化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等地開展現場研學,實地了解全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空氣質量改善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