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如何讓現代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1月15日下午,市政協召開“挖掘淮安特色文化資源 擴大歷史文化名城影響”專題協商會,委員們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現場氣氛熱烈。副市長王向紅,市政協副主席韓文軍、秘書長徐效文出席會議。
淮安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多次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市政協委員張瑞晴建議,要強化文保意識,活化利用遺產,由點及面謀劃,打造運河文化長廊?!按筮\河是綿延的文化根脈,更是鮮活的生態綠脈、涌動的經濟動脈?!笔姓f委員劉奇認為,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相統一,開發研究運河文化項目數字形態,再現運河之都的輝煌歷史和發展脈絡,打造“千年運河”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近年來,我市緊抓淮安區入選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的契機,不斷創新探索“紅色旅游+”發展路徑。市政協委員金媚建議,要持續提升“周恩來總理家鄉”“三大名著誕生地”等文旅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有機整合淮安紅色資源和千年文脈。市政協委員李永權建議,要優化紅色基因傳承和延續機制,融合周恩來紀念地與全市紅色文化的旅游資源要素,讓歷久彌新的紅色文化結出累累碩果,更好展示“象征意義”。
淮安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于2021年獲得“世界美食之都”稱號?!耙獢U大淮安美食影響、做強美食IP,推動美食與淮安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以新場景、新體驗、新業態吸引更多年輕消費群體,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招牌?!笔姓f委員王麗說,除了精準對接“二八法則”下的高端市場、推出淮揚精致餐飲外,還要將美食產品大眾化,推動淮揚名菜小吃化,主動策應市場,融合多元文化。
目前各縣區圍繞全市文化發展“風向標”,初步挖掘了洪澤船文化漁文化、金湖荷文化、盱眙龍蝦文化、淮陰區母愛文化等地方特色。市政協委員胡妍慧建議,要找準文化遺存發力點、打好民俗文化地方牌、用好品牌文化新載體,引導文化產業與IP引流雙向循環,讓我市各縣區的文化潛力轉化為提升城市影響力的文化實力。
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馬世良、干露、張海波、徐金紅、沈軍等也踴躍發言,從挖掘文化資源、保護非遺瑰寶、強化創意理念等角度,對我市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建言獻策。針對委員們的建議,相關部門現場回應。王向紅表示,委員們的發言涵蓋方方面面、聚焦重點難點,富有代表性、針對性,政府部門將更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淮安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美食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市,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貢獻更多淮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