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培訓是促進就業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市人社部門通過平臺搭建、數字賦能、實訓創新等舉措,不斷提升技能培訓的服務質效,讓政策紅利精準惠及勞動者、企業,為“技能興淮”行動注入強勁動能,推動技能培訓與求職就業實現“雙向奔赴”。
平臺“牽線”,提升供需匹配精準度。今年,依托“淮安人社”“淮安就業”微信公眾號,市人社部門打造“就、培、評”一體化平臺,通過構建“群眾點單、政府派單、機構接單”閉環培訓模式,將崗位推送與培訓結業緊密銜接,推動技能培訓與求職就業深度融合。勞動者在平臺上填寫培訓意向后,系統會自動推送適配課程;企業定期更新用工需求,平臺按月引導培訓機構調整開班計劃,避免資源浪費。學員獲證后,平臺定向推送不少于3次崗位信息,實現“結業即薦崗”。截至目前,平臺上熱門工種崗位匹配準確率達90%,實現了“勞動者提升技能、企業招到人才、社會活力增強”多方共贏。
數字賦能,推動崗前培訓更高效。針對企業培訓人員難集中、效果難保障等問題,市人社部門全面推行線上崗前培訓模式,以數字化手段為企業減負提效。與市技師學院聯合開設“工匠課堂”本土化課程,涵蓋“通識基礎+行業基礎+典型案例”三大模塊,企業可按需組合,突破了線下授課限制,且支持多終端學習。通過實名認證、每小時人臉識別防“掛課”,建立“過程+結果”考核機制,實時追蹤進度,進一步提升培訓質效。
實訓護航,鋪就高質量就業路。能力實訓對于求職者至關重要。今年,市人社部門在全省率先啟動求職能力實訓師資培養,針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登記失業中青年等群體,大力推廣求職能力實訓,并計劃將其納入政府補貼性培訓目錄,為淮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儲備更多優質青年人才。在求職能力實訓過程中,青年群體通過簡歷診斷、面試模擬、職業規劃等互動教學夯實基礎,并開展企業參觀、崗位鍛煉、就業沙龍等活動,沉浸式體驗人社部門提供的“崗位對接—就業指導—培訓推介”的“一條龍”服務。同時,市人社部門通過組建SYC師資隊伍,幫助青年群體提升求職競爭力,實現從“找工作”向“找好工作”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