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漣水縣順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依托產業帶,緊扣產品服務化、服務生態化的要求,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產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拉動了鄉村消費全面升級,推動縣域經濟一路高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發展動能。
近日,漣水縣“鄉村振興 漣心共富”百紅助百企活動走進東胡集鎮菱角基地,10多位知名的網紅主播和網絡達人以短視頻、AI等技術展示當地的良好生態環境,為東胡集鎮味美甘甜的菱角產業“吸”了一大波“粉”,帶來了較高人氣“流量”。
不僅在賈莊村,該鎮的胡南村還打造電商孵化基地,建立“胡努娃產業聯盟”,采用人才聯動、產業匯集、跨村聯建、渠道共享等形式,整合肉鴿、草雞蛋、紅薯粉絲、老鵝、梨等本地上百種及周邊鎮街產業帶上的優質農產品在線“熱銷”,打開了當地農戶致富增收新路徑。像東胡集鎮以產業與電商“結盟”推動鄉村振興的做法,在該縣比比皆是。
近年來,漣水縣借助“空鐵水公”的立體交通優勢,依托優質的生態產業帶,以“傳統農產品+實體經營+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格局,以產銷對接促需求,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產品下鄉”的雙向流通,全縣50余款特色農產品在網上大放光彩,全年電商交易額50億元左右。
打好“特色”牌,“產業帶”+“特色電商”實現無縫對接。漣水縣堅持走優質品種發展之路,堅持以綠色生態為抓手,培育出一大批“漣農優品”享譽市場,該縣的雞糕、捆蹄、菱角、大閘蟹、金絲黃菊、紅薯粉絲等成為網上人氣很高的商品,產業帶的優質產品帶動了網上銷售,形勢喜人。去年,該縣成功建成了40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擁有65個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優質稻米和蘆筍產業擁有良好的市場口碑。全國三成以上的蘆筍產自該縣,近一半的蘆筍為線上訂單。蘆筍主產區紅窯鎮,“國”字號榮譽就有多項,2020年,獲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021年,獲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建設;2022年,榮獲國家蘆筍設施化栽培標準化示范區。蘆筍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帶動近2000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年增加收入在3萬元以上。
村企聯辦,聯農帶農機制更具活力。在高溝鎮“漣水大米”產業基地,2萬多畝南粳9308優質大米長勢喜人。今年,漣水大米實業有限公司發揮國企龍頭優勢,訂單由原來的13個村增加到現在的32個村,面積已擴大至5萬畝,所產大米均實現保底收購價格,且高于市場價格10%,極大地保護群眾的利益和種糧積極性、參與性。同時,啟動農技培訓、糧食回購等全流程服務,積極探索“保底+分紅”機制,預計可為村集體年均增收超20萬元。2024年“漣香緣”“福香漣”品牌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漣水大米”獲得“江蘇省著名品牌”。
今年,“漣水大米”通過電商大力開拓了新的市場,先后與一些高校達成采購協議,為他們食堂提供優質大米。“漣水大米”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現在,公司每天加工100噸大米,完全滿足線上、線下客戶的需求。同時,展現國企擔當,幫助村集體實現年增收約140萬元,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這種“村企聯建”模式,促進電商、企業與村級緊密合作,實現多方“共贏”。該縣先后引入和培育了蓋世、純粒、果全等30余家上市公司和行業頭部企業,有力帶動農民增收、村集體致富。去年,全縣105個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超過3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全省縣市區中位列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