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題 工作動態
近年來,金湖縣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以改革破題、以創新賦能,積極探索蘇北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進一步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年內四次獲評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連續五年在淮安市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蟬聯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投資潛力三個“全國百強縣”……成績的背后是金湖工業經濟質量持續優化提升,新質生產力不斷向上突破。
向高向智動力足
近年來,金湖積極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大行動”,更加注重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打造數實融合強縣。全縣共有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25家,數量位居淮安市前列。歷經多年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大健康三大產業已在金湖集聚成勢,長三角智造金谷加速形成。
同時,金湖以綠色化為價值指引,著力從滿城湖光“杉”色間挖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潛力。緊扣“工業產值超千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企業轉型,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成功獲批省先進節能環保能源裝備產業集群。率先在全省開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構建“2+1+X”現代綠色低碳的環境敏感型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全縣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4.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制造業69.6%,綠色低碳轉型產業占制造業56.5%。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綠色工廠11家、市級綠色標桿企業9家。2023年,全縣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高達97.4%。
求新求變韌性強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為此,金湖將“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的理念落到實處,101%金質營商服務品牌深入人心。圍繞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四最”營商環境建設,精準落實好各項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推動各項利企政策精準匹配、“免申即享”;常態化開展“一業一訪、一企一策”調研問需等活動,多措并舉幫助經營主體解難題、增活力,“拿地即開工”“建成即投產”“竣工即交付”在金湖已成為常態。出臺《金湖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行動計劃(2024—2025年)》《金湖縣科技人才項目招引獎勵辦法(試行)》等系列配套政策,全方位保障科創企業發展需求,加快推動創新能級躍升。
要素集聚底盤穩
近年來,金湖縣通過資源整合和跨界合作,促進了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正構建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大健康三大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在能源裝備、交通裝備零部件、智能儀器儀表等細分領域實現了縱向拓展,吸引了眾多企業和項目集聚,先后出臺《金湖縣工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金湖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服務數字化“四化協同”,推動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集聚,力求“換道超車”。目前,金湖全縣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占淮安全市的35%;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6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50家,居淮安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