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淮安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時間:2024/06/18    來源:淮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字號:[ ]

    相關鏈接:《淮安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行動方案》政策解讀


    淮工信投資〔2024〕43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淮安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淮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淮安市財政局

    中國人民銀行淮安市分行

    國家稅務總局淮安市稅務局

    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淮安監管分局

    2024年6月11日



    淮安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根據《工信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省工信廳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江蘇省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推動制造業設備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安全化提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構建具有淮安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7年,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重點行業落后低效設備更新基本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重點行業先進產能比重大幅提升,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

    二、重點工作

    (一)加快設備高端化升級

    1.更新落后低效設備。聚焦生產設備整體處于中低水平的行業,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超期服役老舊設備。對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全面排查冶金、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落后生產工藝裝備,掛單列表、限期淘汰。深入推進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引導企業主動退出能耗、環保、安全等技術指標相對落后的低端低效生產設備,到2027年,傳統產業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完成新一輪改造升級。(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推廣應用高端設備。聚焦生產設備整體處于中高水平的行業,鼓勵企業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深入實施“千企技改”工程,每年組織實施400個以上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項目,推動企業采用先進設備實施內涵式改造提升,實現裝備技術升級。推動檢驗檢測設備升級,面向“7+3”重點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研發設計、中試驗證、質量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升級應用模型制造、機械測試、電子測量等先進設備,提升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擴大供給優質設備。圍繞工業、農業、交通等重點行業設備更新需求,組織全市裝備制造企業開展供需對接,擴大儀器儀表、新型電力裝備、農機裝備等優質設備供給。優化“1小時工業配套服務圈”,圍繞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等核心裝備,分領域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加快推進鑄造、鍛造、精加工、電鍍、熱處理“五中心”平臺建設,提高產業協同配套能力。鼓勵企業搶抓政策機遇,持續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到2027年,累計創成省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40項以上。(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加快智改數轉網聯

    4.實施智能化改造。引導企業聚焦生產作業、倉儲物流、質量管控等關鍵環節,加快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工業控制設備、智能物流裝備等通用裝備更新,推動生產數據貫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每年滾動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500個。支持企業在建設智能車間的基礎上,圍繞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開展智能化升級,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打造智能工廠。到2027年,新增省級智能制造車間(工廠)等示范企業100家。(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信行業管理辦公室)

    5.深化數字化轉型。加強企業數字化轉型普及提升培訓,實施數字化應用場景“群星”計劃,打造100個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應用場景,為大中小各類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樣板。支持企業加快推動生產環節數字化改造,引導企業以設備數據采集為重點,對工業現場“啞設備”進行“微改造”“輕改造”,進一步提升生產設備數字化水平。(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6.推動網絡化聯接。加快推進“雙千兆”協同發展,優化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建設中國移動長三角(淮安)算力中心、寧淮綠色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支持企業建設高質量內網,建設一批企業級、行業級和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實現生產要素的廣泛互聯和數據互通。到2027年,5G基站達1.6萬座,10G PON端口達7萬個,全市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較2023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數據局、市通信行業管理辦公室)

    (三)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7.推進節能降碳改造。聚焦鋼鐵、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加快節能環保綠色裝備推廣應用,推動系統性全流程節能降碳改造。建立重點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清單,推動實施淮鋼高爐綠色低碳升級、海螺水泥粉磨生產線智能化提升等綠色化改造項目100個以上。對標重點行業工序產品能效水平,鼓勵企業積極創建能效“領跑者”企業。到2027年,全市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100%達到基準水平,其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30%以上。(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

    8.推行綠色技術裝備應用。開展節能診斷挖掘工業節能潛力,引導企業有序實施用能設備更新改造。對照《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積極推廣應用能效二級及以上節能設備,加快鍋爐、電機、變壓器、空壓機、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面向化工、鋼鐵、建材、紡織、造紙、食品等已出臺取(用)水定額國家標準的行業,改造工業冷卻循環系統和廢水處理回用等系統。(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

    9.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完善國家、省、市三級綠色標桿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建設,鼓勵企業加快綠色工藝升級、提升生產過程綠色化水平。組織開展綠色制造現場會,落實國家級綠色工廠“綠碼”制度,大力推廣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和綠色認證。到2027年,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均達到綠色園區標準,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50家。(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

    (四)加快本質安全提升

    10.推動化工行業安全改造。實施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老舊裝置更新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按年度組織開展化工(危化品)老舊裝置更新工作,對超設計年限、實際使用20年以上以及經評估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組織開展現場核查評估,指導和督促企業制定更新改造方案,定期調度、督察推進,年底現場驗收銷號。到2027年,推動30套以上老舊化工裝置完成更新替代,不斷提升化工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加快推動化工企業搬遷入園,引導企業以搬遷為契機,實現產品、技術、裝備全面提升。(責任部門:市應急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1.推進老舊裝置更新改造。全面排查鋼鐵、有色、粉塵、涉爆企業老舊裝置情況,加快推進裝備和工藝升級,妥善化解老舊裝置工藝風險大、動設備故障率高、靜設備易泄漏等安全風險。到2027年,推動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累計完成3臺(套)以上固定式澆鑄爐和3套鋼絲繩深井提升系統裝置設備更新改造;鋼鐵企業煉鐵工序和煤氣柜操作區操作系統更新改造1家以上;重點粉塵涉爆企業設施設備更新15家以上,鋁鎂金屬粉塵企業工藝改造11家以上。推動民爆、船舶制造企業推進標準化達標創建提檔升級,加快民爆行業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提升,組織企業開展無人化生產線研究,實現“自動化減人、機器人替人”。(責任部門:市應急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2.強化安全裝備推廣應用。加大安全裝備在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圍繞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監測預警,推廣使用安全應急智能化裝備、個體防護裝備等,推動先進適用安全應急裝備在工業企業的廣泛應用,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和評估能力。圍繞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特種作業等重點領域安全需要,鼓勵企業研究開發先進技術裝備,提升安全生產技術和產品供給能力。(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應急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工信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分年度建立重點企業設備更新項目庫,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和組織推進。強化統籌協調、推動市縣聯動,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強化協同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縣區要加強對企業的業務指導,推動各項任務落細落實。(責任部門:市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政策支持。統籌用好工業強市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加大對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對實施技術改造且設備投入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對符合條件的制造業項目貸款給予貼息支持。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省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開發,針對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需求,推出“技改貸”“數字貸”“綠色貸”等專屬信貸產品,支持企業開展設備更新改造。落實國家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稅收優惠政策。(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淮安市分行、金融監管總局淮安監管分局)

    (三)強化標準引領。鼓勵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主導或參與制修訂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執行消費品質量標準,制定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提高質量安全治理水平。圍繞“7+3”先進制造業集群,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要求的企業標準。積極參與省級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儲能、光伏、電動自行車等產業發展標準的制定完善。積極推廣《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引導企業對標先進標準實施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四)強化要素保障。加強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要素資源保障,將技術改造項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納入優先保障范圍。推行工業技改項目備案“極簡辦”,受理后24小時內完成項目備案手續。支持企業“零地”技改,對不新增用地、用能和排放的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探索實施節能審查、環評告知承諾制。圍繞設備更新改造衍生的復合型技能崗位需求,強化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和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為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提供有力支撐。(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強化政策宣貫。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公共服務平臺等方式,及時發布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工作信息,做好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制定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相關政策操作流程,積極開展政策進園區、進企業宣講活動,加強對企業個性化指導和服務,提高政策的使用率和轉化率,推動更多企業獲得政策支持。(責任部門:市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