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5日,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下簡稱“網安周”)在全國統一開展,開幕式等重要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行。今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也是網絡強國戰略目標提出10周年,特殊的時間節點賦予了今年網安周特殊的意義。多場活動亮點紛呈,展現出一幅全民行動、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生動畫卷。
實現多主體參與、多鏈條融合
立足灣區、協同港澳、輻射全國,今年網安周緊扣“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主題,聚焦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突出“聯動灣區,協同港澳”和“推進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兩大特色,實現了網絡安全領域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主體的深度參與。
“今年網安周注重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以廣州為主場,聯動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8個城市,協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參與。”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新山說,“這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深度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港澳代表團首次全面亮相,成為今年網安周活動的一大亮點。網絡安全博覽會上,港澳企業和機構設置專門展示空間。多家港澳參展企業信心滿滿,希望借此加強與內地企業和高校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合作。12支港澳隊伍參加“羊城杯”網絡安全大賽決賽。
記者看到,眾多網絡安全領域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與裝備亮相網絡安全博覽會,慧眼識別網絡風險、VR安全王者等互動體驗讓人耳目一新,全面展示著我國網絡安全領域重大成就、前沿技術、最新成果。
首次在網安周開展的創新創業投資專場活動上,12個優質項目參與路演,其中9個項目獲得投資意向。“活動不僅為初創企業對接投資機構、頭部廠商等資源,提供了全鏈條的產業服務;還幫助初創企業加速融入全國產業生態圈,著力實現創新鏈、資金鏈、產業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投資專場活動相關負責人說。
鑄就數字安全銅墻鐵壁
當前,人工智能正廣泛賦能各行各業。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主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網絡安全大會上,全國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
全國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主要負責人說,《框架》1.0版的發布,為培育安全、可靠、公平、透明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生態,促進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提供了基礎性、框架性技術指南。
隨著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經成為國家重要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
高峰論壇上,南沙(粵港澳)數據服務試驗區啟動建設,將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經濟競爭力。
面對網絡安全新形勢新挑戰,網安周期間,方濱興、鄔江興、張宏科、鄔賀銓、鄭建華等院士及各領域知名專家共聚一堂、論道析理,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網絡安全以及產業高質量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助力廣東省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若干措施落地見效,廣東省委網信辦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廣東分中心聯合發起、組織籌建了“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將積極服務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積極探索高水平安全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道。
“各方攜手同行,才能鑄就守護數字安全的銅墻鐵壁,為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多位專家表示。
讓網絡安全意識更好入腦入心
“沒想到還能用City Walk的方式參與網絡安全宣傳!我們一邊打卡廣州地標,一邊學習網絡安全知識。”
9月9日至10日,“‘驛’起出發,共護網安City Walk”打卡活動在廣州多區進行,市民游客跟隨活動地圖上的路線指引,前往不同的網絡安全主題站點打卡集章,近距離參與網絡安全宣傳。不少市民紛紛稱贊活動“創意滿滿”“新穎有趣”。
如何讓網絡安全意識“種”進百姓心田?一輛“公益大篷車”,串起了網絡安全與鄉村的千家萬戶;一座“行走的網絡安全科技館”,架起了企業員工增長網絡安全知識的橋梁……
連日來,網絡安全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進機關、進校園活動在廣州持續推進,實現了網絡安全宣傳分眾化個性化全覆蓋。
網絡無邊,安全有界。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為契機,引導廣大群眾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安全技能,文明上網、安全用網,讓網絡安全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民行動起來,共筑網絡安全堅固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