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作為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經濟形態,逐漸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蘇州三正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正權提出,江蘇省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早期先從臨空經濟、無人機、民用航空器入手,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設備支持,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低空經濟發展規模全國領先。作為重要樞紐城市的淮安,也在積極發展低空經濟,并取得一定成果。為此,加快全市基礎設施建設,乘勢而上發展低空經濟勢在必行。
楊正權建議,要構建多層級低空基礎設施網,合理打造通航機場、市內起降場所、公共無人機起降場等,建設水上通用機場。同時,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協同合作,構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低空經濟生態圈,推動區域低空經濟協同發展。此外,要持續提升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水平,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飛行技術和設備,提升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服務效率。
“發展低空經濟最關鍵的是不斷完善低空經濟發展政策體系,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土地供應等措施,培育一批低空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時,鼓勵社會資本投資低空經濟,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楊正權說,大力探索低空經濟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低空經濟多業態、多層次、多元化發展。大力發展低空物流、低空旅游、航空運動等產業服務業,同時加強在農業、林業、漁業、工業、建筑、科研、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的合作,拓展低空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提及培養低空經濟人才時,楊正權表示,要支持淮安市高校、職業學校開設航空相關專業,培養航空行業相關專業人才,積極引進國內低空經濟優秀人才和專業團隊,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