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昨日下午,“打造現代化新國企”專題協商會召開,市政協委員們結合實際,談感受、說想法、提建議,共同探討我市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法,突破國企改革的關鍵點,為打造現代化新國企提供思路與可行性建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小明,市政協副主席張志勇、韓文軍出席會議。
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國企規模實力顯著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市政協委員張天雷建議,要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上下功夫,緊扣與先進制造業集群聯系緊密的優勢產業領域積極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淮安特色的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改革促使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讓他們具有擁抱變革的勇氣和實力。”市政協委員唐婷認為,國企改革是甩掉包袱、輕裝上陣的最快途徑,要堅定不移走市場化發展道路。深化改革是現代化新國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市政協委員劉中祥建議,國企之間要加強協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市場競爭和挑戰,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方式,提升整體競爭力,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國企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市屬國企既是市場化主體,又能及時、有效、充分貫徹落實全市工作部署,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市政協委員施愛軍提出,要明確招商引資的重點領域和目標企業,充分發揮對接優勢渠道,積極推介淮安,同時在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新方式上深入研究,在新賽道上實現突破。
目前,市屬國企正處于由融資平臺向實體化、市場化轉型整合融合階段,肩負債務化解、風險防范、轉型發展等多重任務。市政協委員單君建議,搶抓債務化解政策窗口期,開展國企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全力攻堅人事、薪酬、模擬成本績效改革,推動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專題協商會上,12位市政協委員結合工作實際,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積極發言、建言獻策。針對市政協委員們的建議,市相關部門現場予以回應。林小明表示,委員們的發言站位高、思考深、對策準,政府部門將認真梳理、逐條分析、充分采納,把委員們的意見建議更好地轉化為做好工作的真招實招。他強調,國企要聚焦發展大局,切實扛起國企的責任與擔當;要聚焦核心功能,持續優化國企布局結構;要聚焦效益提升,推動國企市場化運營;要聚焦風險防范,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紅線,以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貢獻國資國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