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漣水縣緊扣“工業強縣”戰略目標,明確招商選資“一號工程”目標,以“創新招商+高效服務”雙輪驅動,吹響項目攻堅沖鋒號,跑出項目招引建設“加速度”。
一是干勁足,方向明。該縣創新招商模式,深入分析研判產業鏈圖譜,用好招商選資“工具箱”,聚焦但不局限于四大主導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具體執行中,靈活采用產業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能人招商等形式,把項目招引區域拓展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細化項目考核辦法,健全激勵機制,按照市場化、專業化要求,不斷優化專業招商小分隊,提高項目招引的針對性、實效性;定期召開招商信息研判會,及時跟蹤對接有價值信息,優先推動項目向“一區三園”集中。
二是機制全,效率高。近年來,該縣組建4個產業招商專班、6個專業招商協作組,深化聯動融合招商。漣水經濟開發區在全市率先完成“去行政化”改革,分賽道、分產業、分區域成立13個招商局,構建“薪酬能增能減、人員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得益于招商模式創新,今年1-5月,漣水縣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1個,協議引資額312億元,為實現“雙過半”奠定堅實的項目基礎。效率源于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漣水縣創新推出“漣快辦”項目服務“12345”工作法,即“一流隊伍”全程辦、“兩張清單”保節點、“三極服務”高效能、“四最環境”兌承諾、“五新項目”走在前。重大項目簽約后第一時間納入代辦服務,全流程代辦、全項目代辦,選優建強代辦員隊伍,對全縣重大項目逐一梳理,針對每個項目制定“五證聯發”倒計時表,以主動服務倒逼流程再造。今年以來,“漣快辦”共服務重大項目76個,解決建設問題320個,其中13個項目實現“五證聯發”“拿地即開工”。
三是招得來,穩得住。該縣強化項目攻堅,堅持工作在一線調度,問題在一線解決,縣主要負責同志深入重大項目建設現場,面對面了解情況抓推進,緊緊圍繞項目規劃審批、施工建設、設備進場等關鍵環節,強化“五新”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日跟蹤、周調度的閉環機制,讓“漣快辦”服務成為項目建設的“加速器”。推行“容缺+承諾”審批模式,構建代辦員、審批窗口、建設單位三方并聯運作機制,一套委托書、總平圖等材料可在多部門間共享,打破“重復審核”壁壘;開通超級管理員系統權限,實現55類證照、119份電子證照材料免提交,累計為經營主體減免申報材料3321件;依托21個部門數據共享、60項政策集成的“財政獎補”系統,將“人找政策”轉為“云端智辦”……一系列舉措,讓政策紅利精準惠及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