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安區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通過深入調研問政、精準把脈施策,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選取施河鎮土樓村、成灌村,車橋鎮大興村、三莊村作為試點,持續拓展載體、創新形式、豐富內涵,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提質增效,探索出一條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核心的特色發展路徑。
該區各試點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打造“一村一品”文明實踐品牌,涌現出三莊村“暖心+惠民+活力+”服務品牌、大興村“鄰里互助”品牌、成灌村“鄉風文明”直播品牌、土樓村“耕讀文化”家風建設品牌,文明之花在基層生根發芽、競相綻放。
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該區創新推出“文明服務連心卡”,為4個試點村的近2000戶村民帶來便利。卡片上不僅公開了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及各類生活服務項目的聯系方式,有效提升了老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在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該區樹立“一盤棋”理念,建立區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協調組織、職能部門分工協作、鎮村負責實施、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格局,在對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進行改造提升的同時,組建由五大平臺單位、文明單位、社會組織、愛心企業構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盟,推動資源要素高效匯聚。注重將文明實踐與文明培育、文明建設相結合,指導各試點村建立文明實踐積分制度,有效調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樹立文明新風的積極性;修訂村規民約,規范人情往來、酒席規模、殯葬形式等內容,營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