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湖縣錨定打造“長三角智造金谷”目標,將創新置于縣域高質量發展核心,在企業培育、人才引育、服務優化上出實招、求實效,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注入強勁動能,其探索形成的“梯度培育、協同引才、精準服務”模式,為縣域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金湖方案”。
育苗成林,構建科技企業梯度培育新機制
為破解企業培育“散、亂、慢”難題,金湖縣創新構建“全周期梯度培育體系”,今年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動態培育庫,率先實施高企培育“畢業制”,推動企業培育從“零星推進”轉向“系統化、機制化、全周期”管理。圍繞“發掘儲備—組織申報—認定畢業”三大環節,該縣組建由科技骨干、行業專家組成的服務專班,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逐一“畫像”,建立培育臺賬,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定制化指導:對初創型企業,重點扶持研發平臺建設;對成長型企業,聚焦知識產權布局與高企申報;對成熟型企業,引導其沖擊專精特新“小巨人”。
截至目前,該縣已組織46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質量與申報數量穩步提升,力爭今年申報數突破100家,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高新技術企業頂天立地”的良好格局。
聚才賦能,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通道
金湖縣深知,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針對儀器儀表、石油機械、電線電纜等八大產業鏈技術需求,該縣創新推行“科技鎮長團+企業科技副總”雙軌引才模式,從山東大學、南京工程學院等高校院所選聘10名專家學者,既任“科技鎮長”統籌資源,又當“企業副總”扎根一線。一年來,這些“技術外腦”穿梭于高校與企業之間,精準對接技術需求58項,幫助企業組建研發團隊23個,攻克“石油機械密封件耐磨涂層”“智能儀表高精度傳感器”等關鍵技術16項,申請專利55件(授權32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服務潤企,營造一流創新發展生態
為讓企業輕裝上陣搞創新,金湖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出“政策直達+精準服務”組合拳: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模式,將研發獎補、品牌建設補貼等政策紅利精準送達,今年已為企業兌現科技資金超2300萬元;組建“產業鏈服務專班”,由縣領導帶隊深入100多家重點企業一線調研,建立“問題臺賬—解決方案—跟蹤回訪”閉環機制,累計解決技術攻關、市場拓展等難題100多個;針對企業融資需求,聯合金融機構推出助企貸款。一年來,為33家科技型企業發放“蘇科貸”2.5億元。
從“企業找服務”到“服務找企業”,金湖縣以“想在企業前頭、做在企業心頭”的主動作為,讓干部多跑腿、企業少費心。如今,在金湖,“敢創新、善實干、勇爭先”已成為干部群眾的共識,全縣上下擰成一股繩,推動創新動能持續迸發,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