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以政企協同品牌守護工程為抓手,通過強化商標品牌保護、提升企業維權能力等舉措,持續為本土優勢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該工程實施以來成效顯著,不僅推動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淮安分中心,相關經驗做法還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省委研究室等多部門關注推廣。
品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護品牌就是保護企業的未來。我市邀請淮鋼特鋼、漢邦科技、井神鹽化等36家重點企業代表,共同簽訂《政企協同品牌守護合作框架協議》,通過信息共享、聯合執法、風險預警等機制,構筑政企聯動的品牌保護“護城河”。
針對企業在商標品牌建設中遇到的難題,我市開展“一對一”個性化問診服務,從商標布局、侵權應對到風險預警等維度進行深度分析,累計為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130余項,助推企業構建商標品牌主動防護體系。
為助力企業“走出去”,我市重點加強商標保護工作,著力防范侵權風險。圍繞“Tori”“Hanbon”等首批14件企業核心商標,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海外搶注監測服務,及時為企業送達知識產權風險報告書超70份。同時,組織專家團隊上門提供“一對一”維權指導,幫助企業精準應對海外侵權風險,為品牌國際化發展擰緊“安全閥”。
在強化品牌保護的同時,我市持續打響侵權假冒案件“攻堅戰”。通過提升執法人員辦案水平、聯合市中院共建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中心等舉措,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糾紛化解格局,推動知識產權糾紛源頭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查處涉商標侵權案件48起,罰沒款162.25萬元,有效凈化市場環境,為本土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