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壓緊壓實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屬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各方責任,江蘇省淮安市創新采用“三三”工作法,推進校園食安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參與各方齊頭并進、閉環治理、融合共治。
教育部門開好“三會”督促學校主動管。一是主管部門“把脈問診”,開好指導會。作為主管部門,教育部門著力推進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園)長負責制,充分利用學校黨委會、校務會等機會,專題研究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對學校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和協調調度,并督促學校盡快落實整改。二是包保干部“共商共議”,開好調度會。學校每季度邀請包保干部參加一次學校食品安全月調度會議,學校匯報當期存在問題和整改落實情況,包保干部結合實地檢查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共同商討,協同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包保工作走深走實。三是學校領導“既問又查”,開好現場會。改變“在會場上談食品安全、在紙面上管食品安全”的傳統形式,要求學校領導每個季度帶領相關人員到食堂后廚召開一次現場調度會,采取現場“三問”(本月干了什么?發現什么問題?如何進行整改?)和“三查”(查現場衛生、查重點環節、查人員管理)的方式,對校園食品安全整體情況形成可感知、可檢驗的客觀判斷,推動學校各項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切實落地。
衛健部門圍繞“三防”指導學校仔細管。一是開展一次集中培訓。結合“愛國衛生月”等主題宣傳活動,將有害生物防治相關知識納入對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培訓的內容,定期安排專技人員通過“線上+線下”“集中+上門”方式,分層分級開展培訓,提高學校對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視程度和防范技能。二是進行一次實地指導。利用春秋季校園食品安全“全覆蓋”檢查、跨部門跨地區互查等契機,對學校食堂“三防”設施布設情況、有害生物消殺情況等進行實地指導,幫助食堂管理和從業人員更加精準了解“三防”重點環節知識,推動鼠類等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的常態化管理。三是組織一次明察暗訪。與教育、市場監管部門密切配合,采用“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學校“三防”工作開展明察暗訪,推動學校將此項工作納入學校食堂主體責任范疇,落實到“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中,進一步完善有害生物防制方面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三看”倒逼學校認真管。一是選樹一批先進典型“集中看”。遴選一批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做得較好的學校食堂作為標桿,組織其他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集中交流與現場觀摩,通過學習先進典型,讓其他學校主動對標找差,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各方面差距。二是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重點看”。針對問題反復、屢教不改的學生食堂,堅決“下重手”整治,在立案查處的同時,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向社會曝光,將其置于大眾輿論的監督之下。同時,聯合教育、衛健、公安等多部門開展重點檢查,嚴防嚴控嚴管校園食品安全風險。三是針對前期發現問題“回頭看”。針對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省、市兩級在各類督查、跨地區互查和隨機抽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第三方風險評估中發現的隱患,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組織“回頭看”,查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在著力提升問題發現率的同時拉升問題整改率,切實做好各類問題的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