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概況
|
城市建設
更大力度推動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人民城市這個重要理念,堅持系統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根據城鎮化進程、區域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化,及時優化公共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努力走好集約化、內涵式城市發展道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加緊前期工作,加大對上爭取,力求更多資金保障。計劃投資151億元,實施143個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改造老舊小區174個,全面完成超期過渡安置攻堅任務,實現“問題樓盤”動態清零。加強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推進供熱多源一網。提速推進“不淹不澇”城市建設,實施35個治理項目,確保汛期前完成21個,有效解決外排不暢和內澇積澇問題。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著力推動“一地三用”,精細打造現代田園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六化”“四高”長效管理,全面開展城郊接合部和城中村、背街小巷專項整治,強化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健全生活垃圾全鏈條管理制度,以繡花功夫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積極創建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和公交優先示范城市。深化“社區+物業”融合治理,動真碰硬開展專項整治、考核評價、行業監管,培育100個物業管理示范小區,不斷提升群眾對物業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彰顯城市文化特質。高水平建設全國文明城市,高質量打造文化強市,切實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紅色資源和底蘊深厚的本土特色文化,依托百里畫廊建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成水工科技館主體工程,開放運營板閘遺址公園,打造紅色研學基地,加快創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扎實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加快院團高質量發展,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持續擦亮書香淮安品牌。釋放城市消費活力。更加注重激發有潛能的消費,著力推進國家“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唱響“幸福滿淮·安心消費”四季歌,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擴容升級。放大房票2.0版等政策效應,多措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拓展世界美食之都綜合效應,加大旅游市場開拓力度,推動文旅融合項目高質量運營,積極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來源:政府工作報告—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